自新冠疫情後,腦霧(brain fog)成為越來越多人關注的話題,讓人不得不開始關注自己的「腦袋運作狀況」。許多人在康復後感到反應變慢、記憶力下降,或思緒混亂,仿佛腦袋被薄霧籠罩,無法清晰思考,這種模糊不清的感覺,或許就是所謂的「腦霧」。 

過去可能會把這種狀態歸因於「睡眠不足」或「壓力太大」,但隨著「長新冠」(Long COVID)症狀的出現,許多康復者持續經歷腦霧,這讓人們開始更關注這一現象。 

那麼,腦霧到底是什麼呢?為什麼會出現腦霧?腦霧跟老化失智有關聯嗎? 讓我們一起來深入了解腦霧的成因、症狀和應對方法,幫助自己找回清晰的思緒! 

 

腦霧是甚麼?腦霧會出現甚麼症狀? 

腦霧其實並非正式的醫學診斷,而是形容神經症狀的通用術語,泛指對理解力、思考專注力、記憶力三大功能失調的總稱,常用來描述思考遲鈍、模糊、恍惚的狀態。這種現象早在新冠疫情之前就已經有人提出,雖未引起太多關注,但它其實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並不罕見。舉例來說,長途旅行的時差反應、懷孕期間的荷爾蒙變化,或在疾病和壓力過大時,都可能出現類似於腦霧的狀態,讓人感到頭腦遲鈍、思考不靈活。 

 

根據國外醫療保健媒體Healthline資料表示,腦霧的常見症狀: 

 

腦霧常見症狀1:記憶短暫 

經常會突然忘記剛剛在做什麼,或是臨時無法回想起熟悉的資訊,這種短暫的記憶空白常讓人感到困惑。 

 

腦霧常見症狀2:頭腦遲鈍 

思緒變得遲緩,無法快速做出反應,思考時感覺像是卡住了。 

 

腦霧常見症狀3:注意力不集中 

進行工作或日常活動時,很容易被外在或內在的干擾而分心,難以保持專注。 

 

腦霧常見症狀4:頭痛、頭暈 

有時候伴隨著輕微或中度的頭痛或頭暈,整個人感覺更加疲憊不堪。 

 

腦霧常見症狀5:無法靜下來思考 

即使刻意讓自己冷靜下來,卻仍覺得腦袋混亂不清,無法順暢地思考。 

  

當腦霧出現時,你可能會覺得自己總是想不起來接下來要做的事情,或是覺得腦袋像是「當機」了一樣,無法順暢地運轉。這種感覺可能會讓人感到焦慮或無助,幸好腦霧往往是短暫的,經過適當的調整後,狀況就會好轉,並不會一直持續下去。

 

就像天氣再怎麼陰霾,終究有放晴的一天一樣,腦霧的狀態也能透過一些方法來改善和緩解。在文章的最後,別錯過幾個簡單的方法就能幫助你重拾思緒的靈活與清晰。 

 

腦霧怎麼回事?可能是這幾個原因在作怪 

在新冠疫情後,許多人在確診後或康復後,出現記憶力減退、思緒混亂、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讓「腦霧」這個詞彙變得越來越常見。其實,早在疫情前,腦霧就已是許多人生活中默默存在的困擾。以下是幾個常見的腦霧原因,幫助你更了解自己的狀態。 

 

腦霧的原因1:懷孕 

懷孕期間,女性體內的荷爾蒙會產生劇烈變化,尤其是黃體素(Progesterone)和雌激素(Estrogen)的增加,會影響大腦的運作。懷孕初期常見的噁心、營養不良、睡眠品質下降及心理壓力,也會進一步導致大腦認知功能的減弱,讓人感覺「腦袋不靈光」。懷孕期間的腦霧,雖然隨著荷爾蒙平衡逐漸恢復,但在育兒初期,睡眠不足和生活壓力可能讓這種狀態延續更長時間。 

 

腦霧的原因2:情緒壓力 

現代人生活步調快速,長期處於高壓狀態會讓大腦長時間維持在「備戰模式」,引發體內壓力荷爾蒙(如皮質醇)的分泌,導致大腦疲勞,專注力和記憶力逐漸下降。壓力還可能引發大腦的慢性發炎反應,進一步影響認知功能,腦霧就容易出現,讓人感覺腦袋混沌,思緒無法清晰。 

 

腦霧的原因3:睡眠不足、睡眠品質不佳 

「睡不夠」成為現代人的通病,長期睡眠不足或睡眠品質差,會讓大腦像是「沒電的手機」一樣,每天處於低電量狀態。 

大腦會在睡眠時進行自我修復,當睡眠不足時,大腦中的代謝廢物無法有效排除,導致腦部的代謝速率下降,進一步影響專注力、記憶力和情緒。 

 

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神經疾病希望中心的科學主任大衛·霍爾茨曼(David Holtzman)博士指出:「睡眠時間過長或不足都會影響認知能力,這代表睡眠品質才是關鍵。」如果你發現早上醒來時依然昏昏沉沉,或是白天頻繁打哈欠、注意力無法集中,很可能是睡眠品質出問題。 

 

腦霧的原因4:飲食不均衡 

「吃對東西」不僅影響身體健康,還會直接影響大腦運作。 

當飲食中攝取過多精緻澱粉和糖分,會讓血糖大幅波動,讓人產生疲憊感,進而影響思考和專注;此外,攝取不足的營養素,也可能讓大腦無法獲得足夠的能量支持,進一步加重腦霧情況。 

 

水分也是影響腦霧的因素之一,人體約60%是由水組成,當身體缺水時,大腦代謝效率會下降,讓人感覺思緒混亂、反應變慢。每日足夠的飲水量,是維持大腦靈活度的基礎。 

 

腦霧的原因5:長新冠(Long COVID)後遺症 

新冠疫情後,「腦霧」成為許多人的共同困擾,這並不是巧合。 

根據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的資料,新冠病毒不僅會感染肺部,還會對腦部造成損傷,導致發炎反應。這種發炎狀態可能讓神經細胞的溝通能力變弱,進而引發思考緩慢、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等典型腦霧症狀。 

 

腦霧的5大原因 

原因 

說明 

懷孕 

-荷爾蒙劇烈變化(黃體素、雌激素) 

-噁心、營養不良、睡眠差 

-可能持續到育兒初期 

情緒壓力 

-高壓狀態→壓力荷爾蒙(皮質醇)增加 

-引發大腦慢性發炎→認知功能受損 

-專注力與記憶力下降 

睡眠不足 

-睡眠時大腦進行修復 

-睡眠不足→代謝廢物累積→腦部運作不佳 

-專注力與情緒受影響 

飲食不均衡 

-高糖、高精緻澱粉→血糖波動→思考遲鈍 

-缺乏營養素→大腦缺乏能量支持反應變慢 

-缺水→代謝效率下降→思緒混亂 

長新冠(Long COVID) 

-新冠病毒影響腦部→發炎反應 

-神經細胞溝通受阻→思考緩慢、記憶減退 

-典型腦霧症狀 

 

為什麼腦霧在新冠肺炎後突然崛起? 

新冠疫情後,「腦霧」成為熱門話題,其實背後有生理根據。以下是可能的原因: 

 

1. 大腦結構的變化 

研究發現,感染新冠後,大腦某些區域可能會出現結構上的變化,特別是在掌管認知和情緒的部分。嚴重感染可能導致腦部發炎,影響自律神經,進而干擾思考和記憶。 

 

2. 發炎反應對大腦的影響 

新冠病毒引發全身性的免疫反應,導致細胞激素(cytokines)大量釋放,這種「細胞激素風暴」會影響神經傳導,讓大腦處於慢性發炎狀態,進一步干擾認知功能。 

 

3. 神經系統長期受損 

有研究指出,即使康復後,神經系統的修復需要更長的時間。在感染後的幾個月到一年內,仍可能出現記憶力減退、思緒模糊的情況,這與病毒對神經細胞的損傷有關。 

 

腦霧症狀檢測指南:你的簡單診斷步驟 

懷疑你有腦霧嗎?可以透過下面網址回答幾個簡單問題,就能快速知道你是否正再受到腦霧困擾。 

腦霧需要看哪一科?了解正確就診方向 

腦霧可能與壓力過大、睡眠不足、飲食不均或慢性發炎有關,在確診新冠肺炎或經歷重大疾病後也可能出現。輕微腦霧通常可透過調整生活方式來改善,例如保持規律作息、均衡飲食、適度運動及減少壓力等。但如果腦霧嚴重到影響日常生活與工作,例如無法專注、記憶力減退、經常迷路或難以處理日常事務,就應考慮尋求專業協助。 

 

若腦霧持續影響,建議看腦神經科。由腦神經科醫師進行神經學檢查,評估腦霧是否與其他神經系統疾病或腦部損傷有關,並提供合適的治療方案。此外,若腦霧伴隨疲勞、頭痛、焦慮等症狀,也能進一步檢查是否與內分泌失調或其他健康問題相關。 

 

大部分腦霧症狀是可逆的,當引發腦霧的原因獲得改善後,症狀通常會逐漸緩解。恢復時間因人而異,有些人在數週內康復,但也有患者需要數月甚至一年才能完全恢復,因此及早發現和治療有助於縮短康復時間,提升生活品質。 

 

腦霧雖然令人困擾,但通常不會永久存在。透過釐清腦霧的成因,搭配正確的生活調整和專業治療,大部分人都能逐漸恢復清晰的思維與正常記憶力。因此,若腦霧症狀持續不退或影響到日常生活,建議主動尋求腦神經科的協助,讓專業醫師協助找出原因,幫助大腦回到最佳狀態。 

 

腦霧原因 

常見情況 

改善方法 

何時就醫 

壓力過大、睡眠不足、飲食不均、慢性發炎 

確診新冠或重大疾病後可能出現腦霧 

規律作息  
均衡飲食  
適度運動  
減少壓力 

🔸 無法專注、記憶力減退
🔸經常迷路、難以處理日常事務 

專業建議 

可能檢查項目 

恢復時間 

提醒 

建議至腦神經科 

神經學檢查  
內分泌檢查(若伴隨疲勞、頭痛、焦慮) 

🔸 數週到數月或更長(依個人體質) 

🔸 大多數腦霧是可逆的  
🔸 釐清原因 + 專業治療有助於恢復 

 

腦霧、老化、還是失智?一次搞懂三者差異 

腦霧、老化與失智之間的界線,往往讓人難以區分,尤其是當我們感覺記憶力變差、思緒變得混亂時,可能會擔心自己是否出現了嚴重的認知退化。然而,這三者其實有明顯的差異,關鍵在於發生的原因、影響程度以及是否可逆。 

 

腦霧往往會有一個前因在,通常是因為某些身體狀況或生活習慣所引起。這種狀態下,大腦運作像是被霧氣籠罩,思考變遲鈍、注意力難以集中,整個人反應變慢,影響學習、工作甚至是簡單的日常活動。腦霧大多是暫時性的,透過調整作息、補充營養、減少壓力,通常能逐步恢復。 

 

老化則是自然的生理變化,隨著年齡增長,大腦的功能會緩慢退化,表現在記憶力稍微變差、反應速度變慢,偶爾忘記東西放在哪,但通常稍加回想就能記起來。雖然學習新事物的速度變慢,做決定需要多一點時間,但仍然能夠正常生活。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不會突然大幅度影響日常能力。 

 

當認知能力退化超過正常老化的範圍,可能就進入失智症。與老化不同,失智症是一種神經退化性疾病,影響記憶、判斷力、語言能力,甚至會改變個性與行為。患者不只是忘記事情,而是徹底遺忘,即使過去熟悉的人事物,也可能完全喪失記憶。隨著病情惡化,日常生活將變得無法自理,最終需要長期照護。 

  

 

 

腦霧 

老化 

失智症 

記憶力 

短期內變差,容易忘東忘西 

偶爾健忘,但能回想起來 

持續性記憶衰退,甚至遺忘親友 

專注力 

容易分心,思考變慢 

需要較多時間專注,但仍能完成任務 

對外界刺激反應遲鈍,無法進行複雜思考 

影響日常生活 

影響工作與效率,但能透過休息改善 

可獨立生活,不影響基本日常活動 

無法獨立生活,嚴重可能連基本日常活動都困難 

是否可逆 

大多可恢復 

正常生活現象 

逐漸惡化,無法根治 

正確區分腦霧、失智與老化,了解症狀差異,及早應對

 

如果只是偶爾思緒混亂、記憶力變差,可能只是腦霧或老化,透過改善生活習慣就能恢復。但如果發現自己或家人長期出現嚴重的記憶衰退,甚至影響日常生活,就需要特別留意,及早就醫檢查。 

 

 

腦霧影響工作效率?這些生活習慣讓思緒更清晰 

世界衛生組織(WHO)出版的《康復指導手冊》提供出現腦霧的新冠康復者一些策略與建議: 

  1. 減少干擾:嘗試在一個沒有背景干擾的安靜環境中工作。如果需要的話,你可以使用耳塞。如果你在閱讀時容易分心,可以用紙遮住部分內容,或者用手指做標記。 

  2. 在最有精神的時段完成活動:當需要進行需要思考的工作時,將其安排在自己精神最好的時候進行。例如,如果你下午過後會感到疲倦,請選擇在早上完成工作。 

  3. 適時休息:如果疲勞感加重,適時縮短工作時間,短暫休息過後再繼續。 

  4. 為自己設定合理的目標:明確可實現的目標有助於保持動力,例如,每天閱讀五頁書、散步10分鐘。 

  5. 制定時間表:規劃每天或每週的待辦事項,提前安排活動,並將計畫記錄下來或拆解成小步驟,能讓執行起來更順利。

  6. 使用獎勵措施:設定小獎勵來提升動力,達成目標後可以犒賞自己,比如喝杯茶、咖啡或小點心,也可以追追劇。 

  7. 一次只做一件事:不要急於求成或試圖一心二用,因為這可能會導致錯誤發生。 

  8. 輔助工具:使用清單、筆記和日曆作為記憶與日常生活的輔助工具。 

  9. 腦力鍛鍊:嘗試新的興趣愛好、拼圖、文字或數字遊戲、記憶練習或閱讀來幫助思考。 

 

飲食影響健康與思考?這些關鍵營養素你補對了嗎? 

在忙碌的生活中,維持良好的健康狀態與思考靈活度,與日常飲食中的營養素攝取息息相關。適量攝取關鍵營養素,有助於維持良好的身心狀態,讓思維更加靈活。以下是幾種常見且受到重視的營養素: 

 

  • 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內含DHAEPA 

    Omega-3是人體無法自行合成的必需脂肪酸,主要來自深海魚(如鮭魚、鯖魚)、亞麻籽和核桃。

    DHA:是大腦與視網膜的重要成分,幫助維持記憶力與學習能力。 

    EPA:有助於維持心血管健康,促進血液正常流動。 

    小提醒:每週可適量食用深海魚,或選擇含有Omega-3的植物性來源。 

 

  • 維生素B群:支持能量代謝與神經健康 

    維生素B群常見於全穀類、蛋類和瘦肉中。 

    維生素B1 參與能量代謝,幫助維持神經與肌肉功能。 

    維生素B6 支持神經傳導,有助於維持認知功能。 

    維生素B12 參與紅血球生成,幫助維持神經系統健康。 

    小提醒:均衡飲食即可獲取維生素B群,有助於維持良好體力與精神狀態 

 

  • 維生素D:維持骨骼與身體健康 

    維生素D存在於深海魚、蛋黃和強化乳製品中,亦可由日曬獲取。有助於促進鈣吸收,進而幫助維持骨骼與牙齒的健康。有助於維持身體自然防護力,支持整體健康狀態。 

    小提醒:每日曬太陽1015分鐘,有助於維持維生素D水平。 

 

  • 類黃酮:維持骨骼與身體健康 

    富含類黃酮的食物,如莓果、綠茶、蔓越莓、覆盆子、藍莓和黑巧克力,有助於保持大腦的活力。適量攝取這些食物,有助於長期維持良好的大腦功能。

     

  • 管花肉蓯蓉:來自沙漠的「智慧之根 

    管花肉蓯蓉(Cistanche tubulosa)生長於蒙古和新疆的沙漠地帶,常見於保健食品中。富含蓯蓉總苷、生物鹼和多種微量元素,被認為有助於維持健康機能。 

    小提醒:適量攝取管花肉蓯蓉,有助於維持良好活力。 

     

更多飲食建議-天冷吃什麼?冬季飲食原則 

 

維持好狀態:益專注,讓思緒更靈活 

GMI小孢子靈芝球蛋白新世代專利成分,融合多醣體與三萜類的特性,有助於調節生理機能,提供維持效率的關鍵支持。搭配來自沙漠的「智慧之根」——管花肉蓯蓉,天然植物精華富含蓯蓉總苷、生物鹼和多種微量元素等珍貴營養成分,為日常生活注入更多活力,銀髮族也能安心選擇。 

 

腦霧是一種常見但常被忽視的現象,症狀包括記憶力減退、專注力下降等,可能與睡眠不足、壓力過大、營養不均衡或慢性發炎有關。與失智或老化不同,腦霧通常是可逆的。若長期影響日常生活,建議就醫找出原因。維持規律作息、均衡飲食、適量運動和壓力管理,有助於大腦健康和清晰思緒。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