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2023年6月17日經濟部智慧財產局通過核發我申請的「精準化人工智慧益菌配對裝置」專利。作為發明人,我對腸道菌的興趣,應該要從我的大女兒開始說起,那年是2014年的冬天,當時,弟弟剛出生不久,全家時隔三年又迎接了一個新生命顯得有些手忙腳亂,所以每天在家當大爺的大女兒就入學了附近的幼兒園就讀小班,不久後,跟大家的經驗差不多,因為開始接觸團體生活,大女兒剛滿三歲時,受了風寒感冒了,這場感冒讓我踏上了研究腸道菌的旅程。
我們在診所看病後,大女兒吃了一個禮拜的感冒藥,不見好轉,所以我們又去複診拿了幾天的藥,經過了兩周的治療,他的咳嗽好像沒有完全好,但是,我不願意再讓小孩繼續吃藥,希望她能靠自身的免疫力和休息來抵抗病菌。停藥一周以後,她的咳嗽症狀卻變得越來越嚴重,甚至睡夢中也在咳嗽,嚴重影響了她的睡眠品質,所以我們又回到診所拿藥,繼續吃,就這樣的循環經過了兩個月,我赫然發現(因為第一個小孩所以經驗不多,現在想起來真是太疏忽了)這應該不是普通的上學感冒而已,我帶到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科門診,醫生幫我們安排了一些簡單的檢測,包含吹氣測試和抽血檢查,醫生告訴我,大女兒的症狀是氣喘,接著開了一些抑制咳嗽的藥物和欣流(免疫抑制劑)囑咐我們每天吃一包,我讓大女兒吃了一周以後,她還是每天睡覺也在咳嗽。期間,我記得好像也搜尋了一些過敏兒養護書籍和網路媽媽群組,當時,我只得到兩個結論:(一)過敏兒的生活起居和飲食都是需要細心照護。(二)如果沒有細心照顧,導致小時候過敏沒有處理好,長大以後還是會過敏,而且在學業上或工作上都可能會因為過敏而注意力不足。
我幾乎舉雙手投降了!我們的三餐飲食幾乎是婆婆準備,她也是個極為注重原型食物和幾乎不使用食品添加劑或者購買罐頭食品的人。難道只能靠免疫抑制劑和怪罪基因嗎?所幸,我當時正在一家專門看免疫疾病的診所服務,因為職務調動的關係,我原本的職位是國際原物料採購,被調任為診所的客服經理,同時在協會裡上課取得了健康管理師的學分,並在同梯受訓的學員中拿到第一名,這對生物系本科畢業的我一點也不困難。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常常下午兩點的門診,從中午十二點半以後就有媽媽帶著中午放學的小孩在門診大廳排隊掛號,小孩的皮膚佈滿抓過的紅疹,有的快要結痂,有的是昨晚睡覺時太癢了不經意抓傷的新傷;有的已經出社會二十幾歲的病人,因為長期皮膚癢,每天晚上都需要用高達40度的熱水洗澡沖澡才能感覺比較緩解,平時也無法當平常的上班族上下班工作;有的長輩一坐下來就說自己是長期過敏的原因半夜都會咳嗽,吃過很多藥看過很多醫生,都沒有幫助,但只是改善了他的胃食道逆流以後,他半夜咳嗽居然好了。
很多病人慕名而來,而我當時居然是只緣身在此山中,和所有廣大的媽媽們一樣,關注的都是上呼吸道問題和皮膚濕疹的問題,但是,來看診的病人,不論是皮膚過敏、濕疹,醫生都只先問是不是有腸胃道問題?脹氣、腹瀉、便秘、胃食道逆流?接著,只是給幾天症狀改善的藥物,卻開了一整年的益生菌處方。奇怪的是,大約有七成的人症狀都改善了很多,小孩早上起床打噴嚏的情況減少,青年的皮膚改善可以開始外出工作,長輩晚上睡覺不咳嗽了睡眠也改善了。大家繼續回診的原因,大多是開始減輕藥物種類和劑量,或者改用中草藥調整體質,繼續服用益生菌調整腸胃道。我放棄了欣流以後,改用益生菌「療法」,我的大女兒終於擺脫了氣喘,她現在是個健康的12歲女孩。
為什麼我們看似耳鼻喉科的問題、皮膚科的問題、神經內科的問題(在此先撇除先天性基因缺陷的疾病問題),都重新把焦點再拉回腸胃道的調整?腸胃道的問題,就好比樹根一樣,如果一棵樹的樹葉長蟲了、枯萎了,不是只有樹葉的問題,有經驗的園丁都是先檢查根部,只要根部健康了,一棵樹的免疫力和健康就有了保障。脹氣、腹瀉、便祕、胃食道逆流,常常是我們口中的「老毛病」,因為不危及生命加上時好時壞,大家便沒有那麼關注,但是一旦引發了氣喘、濕疹、睡眠障礙,甚至是糖尿病、高血壓、癌症、阿茲海默症,大家才開始驚覺事情大條了。腸道之所以是這麼特別的器官,可能要回溯到五億年前,科學家發現身長只有10毫米的水螅體內一條數公里長的管子是由佈滿上皮細胞、感覺神經細胞、多極神經元和表層的醣蛋白複合體而形成的空腔,這個管子不僅具備了消化吸收的功能,還兼具了大腦的功能能夠對周遭環境做出適當的反應,因此,腸神經系統應該算是最原始的大腦。後來的研究發現腸道比我們知道的還要重要,腸道比起其他器官(除了大腦)擁有自己的腸神經系統,由五千萬個到上億個神經細胞組成,腸道的免疫細胞是免疫系統的主力,腸道具有特化細胞可分泌多達二十種賀爾蒙,同時也是人體最大的血清素(快樂賀爾蒙)儲藏庫,因此,常言道,腸道好人不老,還真是有道理。
近十年來,因為生物科技的進步,科學家發現人體新器官:腸道菌叢。這些住在我們腸道的細菌,他們的重量跟我們的大腦一樣重,他們的細胞數多到科學家戲稱應該是人類寄生在細菌體上,他們的種類多到目前還沒有辦法全部鑑定出來,且大多數菌種的功能都還是未知,他們被歸類為中性菌。這些細菌的集結體稱為腸道菌叢,我們目前把已知對人類有益的細菌稱為:好菌,這些大多數是益生菌;對人體健康有害的細菌稱為壞菌,例如胃幽門桿菌、大腸桿菌、產氣莢膜桿菌;第三類最大宗的是中性菌,占腸道菌叢裡六到七成的數量。其中,我最感興趣的是我們和這群微生物體的古老的合約,合作模式是人體提供空間和養分給細菌生存繁衍,同時,細菌分泌和新陳代謝後的產物是我們維持生理機能的關鍵,換言之,我們並無法脫離細菌而活。而這個古老的合約(共生關係),至今仍被所有的多細胞動物保留下來,並且從我們出生的第一天就獲得了從媽媽母體和母乳給予的腸道益菌,終其一生都和我們相依相伴,是我們的終身伴侶,是不是很浪漫。
話說回來了,腸胃道問題的改善除了改變生活習慣和飲食以外,最大的關鍵就是腸道菌相,如果有認真看到這裡的朋友就知道,腸道菌叢是由好菌、壞菌和中性菌所組成的,他們在腸道菌相的比例大約是2:1:7。通常脹氣的患者,腸道裡的產氣夾膜桿菌都是數量異常,且好菌數量太低。大家應該都有聽過基因檢測,不論是頭髮、口水、一滴血,就可以知道一個人的基因特徵;同樣的分子技術也能從糞便來檢測腸道內的腸道菌群的特徵,我們能更清楚的知道腸道菌相的分布,以及缺乏了哪些好菌。甚至,還能檢測出菌相的代謝物,不過那是另一個更新的研究發展了。
透過這些科學研究,我們慢慢的拼湊出這些住在我們體腔空間的腸道菌的樣貌。我們在診所的案例中發現,每個人適合的益生菌是不一樣的,當然,找出個人化的益生菌是需要經過檢測的,這與現在的科學研究結果相呼應,那就是每個人的腸道菌相都像指紋一樣,是獨一無二的。我們研究團隊開始轉而建立了益菌菌相資料庫與檢體疾病史之間的關聯性,我們不應該只看到氣喘、皮膚癢、三高、睡眠障礙,卻忽視了菌相失衡的問題,通常有疾病症狀的檢體,普遍都有好菌太少,壞菌太多的現象,且每個人缺乏的好菌不盡相同,我們不應該只吃益生菌卻不知道我們缺乏甚麼好菌,我們不應該只吃專利菌卻不知道我們缺乏甚麼好菌,我們應該要維持菌種的多樣性和豐富度,就能預防疾病,腸保健康。
我即將再推出兩期文章,關於我在工作中的腸道菌新知,如有任何指教或希望能多了解的學長們,請再與我聯繫,我們下期再見!
本文授權轉載自陳孟宜